我太理性,逻辑导向又太强,应该怎么去理解人情世故
杂谈 刘宇帅 2天前 阅读量: 41
前几天和我的老板以及公司几位同事一起吃饭,因为我们是刚被集团收购的,所以老板问我,你和其他几个部门的同事相处的怎么样啊。我说,挺好的,大家工作协作都挺顺畅的。老板说,除了工作以外,还有其他的接触吗?我说,没有了。
其实我明白,他是真的希望我能在公司扎根下去,而要扎根下去,就要能和大家相处得来。而我的价值观是,只要我认真做事就够了。可事实是,除了做事,还得处理好那些必要的人情世故。
今天要聊的就是,怎么让自己去理解那些人情世故。
最近写文章写的多了,我也越来越发现十年的编程生涯对我的思维影响也是很深入。我现在真的是一个很理性,对内在逻辑要求很强的人,什么事情都需要有最底层的逻辑支撑。所以今天特意给自己写这篇文章,尝试给自己找到那些人情世故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。
人情世故本质是什么
我以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人情世故,觉得人情世故都是违心的、虚伪的,对它不屑一顾。这几天认真思考后,我感觉自己想明白了。
人情世故,不是虚伪,而是对人性的理解和尊重。
我以前一直觉得,工作就应该用能力说话,只要你技术牛、靠谱、执行力强、结果好,就够了。但其实是不够的,人是需要情绪连接的,于人留下温度的记忆能够让我们沟通更顺畅,资源更好协调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:如果两个人同时来找我做事,一个人跟我吃过几次饭聊过几次天。另外一个人呢,除了工作,我们没有其他的任何接触,那么我一定会优先处理跟我更熟的那个人的事。
你看,这就是人性,我自己做事的原则都在被人情世故所影响着,而我却自视清高,不削去做那些必须的人情世故。这就是对人性的不尊重,是对自己的不负责。
再熟悉的人,也需要人情世故
我负责公司的研发工作,我的搭档,也就是公司的产品负责人,他也一起参加了那场饭局。他问我,你觉得我总是约你吃饭是为什么呢?
在我看来我们两都已经很熟悉了,彼此也已经很信任了,就没必要靠这些俗套的事来维持我们的关系了。所以我一直以为,他总找我吃饭就只是因为他喜欢喝酒…
但其实也不是,人与人的关系和信任是有容量的,日常的各种摩擦会消耗容量,而必要的工作以外的接触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亲近,进一步增加对彼此的理解。
最后
偶,差不多说服自己了,舒服了。
找到了底层的逻辑支撑,以后就能更容易说服自己去做那些必须的人情世故了。
愿自己知世故而不世故,越来越好。